(相关资料图)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仅停留在工业软件的初级应用,停留在生产设备数据的采集,这种应用不够深的问题普遍存在。如何让“数据”参与业务优化和决策,宣城市从“体检”到“诊断”再到“开药方”,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使众多工业企业在转型中实现提质、扩量、降本、增效。
近年来,宣城市抢抓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以“数”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2年宣城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位居全省第4位。该市借力宣城“工业大脑”创新型开展数字化诊断工作,在对规上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成熟度全面解剖的基础上,已经对超过1500家开展数字化免费诊断服务,向690多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目前宣城市已有超过270多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
企业天然气使用量大,传统的生产设备日常缺乏数据采集、分析和监管手段,人工抄表效率低、能耗费用过高……这些都曾是安徽万方织染有限公司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痛点”。
2022年,万方织染在宣城市经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宣城“工业大脑”数字化指导,成功建设“安徽万方织染5G数字车间+能耗管理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6层架构,将天然气、电、蒸汽、水数据等设备和数据采集,接入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结合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关键运行参数监控、效率监控、能耗监控,重点耗能设备节能优化或改造,输出节能智能化方案,降低能源能耗,从而进行数字化的升级改造,改造后天然气消耗量下降约12%,年节约费用600万元左右。
当前,宣城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重塑产业竞争优势。对于宣城来说,数字化转型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是关乎长远的“必答题”。
走进位于宣城宛陵科创城的5G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一块大型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各类监测数据,屏幕上可以看到宣城市以及各县市区的产业概况、数字问诊、数字工厂、产业地图等信息。这是由宣城市经信局和市电信公司共同打造的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宣城“工业大脑”。而这也是宣城下好数字化转型这盘大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颗“棋子”。
只有“把脉问诊”清楚,才能有针对性地开“药方”。宣城市经信局借力宣城“工业大脑”对工信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进一步细化,建立了《宣城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上云、设备连接、5G场景、低碳降耗和数据治理5大方面、24个指标,对全市2022年1968户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进行全面解剖,结果显示,940户企业达60分及格线,321户企业达85分,被认为实现了数字化深度转型。同时,制定2023年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诊断工作方案,建立400户诊断企业清单,实施诊断工作“一县一业一样板”工程,由点向面推广复制。目前,已为全市1500余户规上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免费诊断服务,数量居全省第1位。
数字化改造是否能帮助宣城工业企业实现“提质”、“扩量”、“降本”、“增效”,关键看“药方”好不好。
柏维力通过数字化改造贯通了研发、生产、管理和仓储等业务系统,产品入库合格率从91%提升到99%以上;南方化工泵业通过工业软件应用有效缩短订单交付和整机零件配套时限,平均产量提升了12%;万方织染运用数字化对生产设备运行效率、故障率分析和回溯,改造后天然气消耗量下降约10%,年节约费用约600万元;宣酒集团依托产线生产数据采集,提升了生产和销售的同步性,企业销售同比增长31%……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部署,结合宣城实际,实施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行动,推动全市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宣城市经信局信息化推进科科长王莉说。(喻学超 汪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