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是指在过敏性紫癜病程中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本病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具有易复发、病程长、治疗困难等特点,同时也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并发症,影响过敏性紫癜的病程和预后。
国医大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丁樱认为,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实质为本虚标实,将其病机概括为热、虚、瘀,三者相互作用,尤以瘀为主。其临床辨证分型:早期为风热夹瘀、血热夹瘀,以实证为主;后期多辨为阴虚夹瘀和气阴两虚夹瘀,以虚证为主。故丁樱在治疗上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为主,且在每一阶段各有侧重,灵活变通,方得良效。现将丁樱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思路阐述如下。
(相关资料图)
学术思想
丁樱指出,小儿素体正气亏虚,血分伏热,感受外邪是紫癜性肾炎发病的首要因素。紫癜性肾炎的病因主要由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小儿素体正气亏虚,血分伏热,此为发病之本。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虚损,无力抗邪外出则机体功能减退而致病。外因是感受风热邪毒,过食辛辣刺激动风之品或接触易致过敏之物。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风热邪毒乘虚而入,扰动血脉,血溢肌肤则发为紫斑,血溢膀胱肾络则见尿血;邪滞中焦肠胃,阻碍气机,腑气不通,“不通则痛”,故而腹痛;邪气阻滞于关节则见关节肿痛;若伤及脾肾,脾气受损,肾失固摄,精微下泄,可见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卫外不固,外感之邪乘虚而入,六气皆易从火化,入里化热,加重血分伏热,致使邪毒蕴于肌表血分,迫血妄行,溢于脉外而为紫癜。若疾病迁延日久,耗气伤阴,以致气虚阴伤,气虚则统摄无权,气不摄血,血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阴虚火炎,血随火动,渗于脉外,可致紫癜反复发作。
瘀血贯穿该病始终,既是紫癜性肾炎的病理基础,又是加重本病的致病因素。临床上大部分紫癜性肾炎患儿均表现为出血,出血必留瘀,瘀血阻络,妨碍气血运行,血不归经,外溢肌肤,形成紫斑瘀块。现代医学从血液本身及血流动力学方面证实:在该病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凝血机制受到影响,纤溶活力减弱,造成凝血功能高于抗凝功能,导致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从而黏稠度增加,运行受阻,成为致病因素。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机体肾脏毛细血管的系统性小血管炎,病变过程中有凝血机制的参与,而且高凝状态表现尤为突出。
辨治经验
丁樱认为紫癜性肾炎应分期而治。
早期邪盛而正气不弱,治疗以祛邪为主,佐以化瘀。若见以风热伤络为主要症状,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苔薄黄、脉浮数,则治以疏散风热,佐以化瘀,方药用银翘散或连翘败毒散加减。若见以血热妄行为主要症状,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等,舌红,脉数有力,则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方药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后期正气亏虚,治疗以扶正为主,佐以化瘀。若见以阴虚火旺为主要症状,如紫癜时发时止、鼻衄、齿衄、低热盗汗、心烦少寐、舌光红、苔少、脉细数等,则治以滋阴降火、凉血化瘀,方药用知柏地黄丸加减。若见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症状,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瘀斑、瘀点颜色淡紫,常有鼻衄、齿衄,面色苍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无力等,则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药用玉屏风散合知柏地黄汤加减。
丁樱指出,活血化瘀法虽然对紫癜性肾炎具有既防又治的双重作用,但是活血化瘀法属于中医治则八法中的消法,具有攻伐的特性,故久服过用此类药物会损伤正气,所以丁樱常在应用活血化瘀药的基础上佐以补气药,如黄芪、党参等。此外,紫癜性肾炎的发病与正虚密切相关且病情反复,正气损伤尤为严重,所以用药时更要顾护正气,勿用峻剂,慎用苦寒败胃温燥之剂,以免伤阴耗津损伤正气。(郑海涛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