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采博士曾经说过:
(相关资料图)
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的脑子里,就会想如何教育孩子?但父母付出很多心血,却没有教育好孩子。这是父母忽略了一个事实:父母与孩子之间先有关系,后才有教育,只有了良好的关系,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曾经有人对全球35名各领域大咖做过研究,发现他们的童年有两个共同特质:
良好的亲子关系,教会孩子感知爱,和表达爱,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努力的动力。而且会影响孩子以后与人相处的模式和人格的形成。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父母要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必须做出努力,先建立好的亲子关系。
而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放弃这三种方式,才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一、放弃语言暴力,学会跟孩子沟通。
在生活中,你是否对孩子说过下面的话:
“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你太让人失望了。“别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很多父母都有意无意说过这些话,这对父母太平常了,并没觉得这会有危害,更没有意识到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
但是,父母对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比其他任何人的言辞都更有分量,决定未来许多年里孩子的自我认知。
因此,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些负面的、嘲讽、羞辱、贬低的话,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是巨大的。
邻居张姐脾气暴躁,经常能听到她对女儿琪琪的吼叫声,“你真的笨死了。””这个简单的题都不会,你没救了。”
琪琪的学习属于中等以上,只要多鼓励,找到适合她的学习方法,起码可以考个专科。但在琪琪高中毕业后,就马上出去打工,搬出去住了。琪琪说,她受够了妈妈对她的语言暴力,她一分钟也不想待在她妈妈身边。
所以,父母要放弃对孩子的语言暴力,跟孩子好好沟通。只有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二、放弃控制,让孩子独立。
因为我们是你父母,你就得听我们的,由此,很多父母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控制着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归根结底,父母需要通过控制孩子以及让孩子依赖自己,来获得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掌控感。
但是,父母的控制,让孩子很少有自己的选择,失去自我负责的能力。当孩子成年后无法自立的时候,父母又反过来责怪孩子。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小的时候你折断了我的翅膀,长大后却怪我不能飞翔。”
就如心理学家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写道:
在《小欢喜》中,宋倩就是个控制欲很强的妈妈。她控制着女儿英子的学习,女儿的房间装着透明的窗户,时刻关注到英子的学习情况;控制着女儿的愿望,英子想考南大,她非要让女儿考清华......
宋倩对女儿的控制,引起了女儿的反抗,甚至让女儿患上忧郁症。
在美国教育体系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十码法则”,
因此,父母放弃控制,给孩子更多的独立空间,和选择权利,孩子只有多经历,才能真正长大。有句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三、放弃比较,多看孩子的优点。
“你看王阿姨家的孩子学习多好。”“你看李阿姨家的孩子多懂事。”“你看你那个同学多有出息”。“你看谁谁多孝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永远都有个“别人家的孩子”形影不离,作为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较,在父母眼中无伤大雅的“比较”,在孩子心里会有很大的触动。
著名的教育家卡尔·威特说过:
把三个儿子培养进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家陈美玲,她的教育理念之一就是:
她说,
因此,父母放弃比较,多看到孩子的优点,你会发现你的孩子身上有很多的潜能可以发掘。
其实,成功的亲子关系来源于宽容地接纳孩子的任何行为,看到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养育一个情感健康、自强自立的孩子不在于你对他有什么期望,而在于全然接受她原来的样子。
丹·阿兰德在《在养儿育女中长大》一书中说:
所以,为了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放弃语言暴力、控制、比较,让孩子获得更好成长。